城市家具設計別再自說自話【城市家具設計】
發(fā)布時間:
2021-07-22
? ? ? “城市家具”是一個近年來開始流行的概念, 就是指城市中各種戶外公共設施。既有信息設施 (指路標志、導游圖、電話亭、郵箱),也有衛(wèi)生設施 (垃圾箱、飲水器);既有照明安全設施,也有娛樂服務設施 (坐具、桌子、游樂器械、售貨亭),還有交通設施 (巴士站點、車棚)以及藝術景觀設施 (雕塑、藝術小品)等等。
城市家具設計別再自說自話
路牌、坐椅、公交車候車亭、電話亭……這些提供導示、休息、通訊的城市設施,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動聽的名字:城市家具。
城市家具,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在使用。它們是否美觀、方便和舒適,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生活的品質。上海著名產品設計師楊明潔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,城市家具設計應該改變各自為政隨心所欲的狀態(tài),尋求統(tǒng)一協(xié)調的風格,符合并映襯城市的氣質。
各自為政的設計
“城市家具”是一個近年來開始流行的概念, 就是指城市中各種戶外公共設施。既有信息設施 (指路標志、導游圖、電話亭、郵箱),也有衛(wèi)生設施 (垃圾箱、飲水器);既有照明安全設施,也有娛樂服務設施 (坐具、桌子、游樂器械、售貨亭),還有交通設施 (巴士站點、車棚)以及藝術景觀設施 (雕塑、藝術小品)等等。
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個大家庭,這些布設在街道、廣場、綠地或其他公共部位的公共設施就仿佛是城市的家具。城市家具雖然沒有建筑物體量大,但卻是城市環(huán)境和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城市品牌形象的組成部分,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細節(jié),但大多數城市家具卻難以承擔這樣的功能。楊明潔認為,城市家具在設計中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:
一是設計與城市環(huán)境不匹配。比如在一群現代化大樓的附近,路燈桿上掛的是仿古燈籠,公交候車廳設計成一個青磚碧瓦的仿古牌樓,看上去很不協(xié)調。
二是城市家具彼此之間風格不統(tǒng)一,即沒有共同的設計元素,缺乏家族感。個中原因同城市家具管理部門眾多有關,比如垃圾箱歸環(huán)衛(wèi)局管,候車廳歸公交公司管,而路燈歸電力局管,這導致了城市家具在設計時也是各自為政。雖然相關部門近年來也對所轄的城市家具屢有創(chuàng)意設計,但 “混搭”后的效果卻不是相得益彰,在一條街道上,路燈、候車亭、垃圾箱、座椅等城市家具會出現四五種不同的造型和風格,顯得雜亂無章。
三是對使用者的人性關懷不夠。城市家具的使用者層面廣大,有老人、小孩、孕婦以及殘疾人,但有些候車廳卻并沒有設置可供休息的座椅。
四是制作半手工化,不僅制作成本高,而且生產、運輸、安裝、維修和更換都不方便。
別具風格的案例
楊明潔設計團隊曾專門考察了德國、美國、香港、臺灣等境內外城市家具設計,也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和廣州等地進行了城市家具的調查。他重點介紹了兩款公交候車亭的設計。
其一是德國的候車亭。楊明潔認為,德國公交車候車亭的設計特點是標準化、模塊化程度高,單元模塊可以根據站臺的人數進行組合和增加附件,從而衍生出不同功能的城市家具,如廣告牌、售報亭等。楊明潔介紹,城市家具在生產層面上實現基本構件的標準化和模塊化,便于生產、運輸、安裝、維修、更換。再采用局部開模定制的連接件與相關配件,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,可以實現整套系統(tǒng)的多樣性與靈活性。而且,如果將這一標準化構件作為一個基本元素擴展到整套 “城市家具”中,就可以實現整套系統(tǒng)的家族感,這樣,在一個區(qū)域或是一條街道上,路燈、候車亭、指示牌、座椅、垃圾箱等城市家具將呈現統(tǒng)一協(xié)調的風格,在視覺上產生整齊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畫面。
楊明潔推崇的另一款城市家具組合是寶馬設計團隊的作品。與以往候車亭大多采用直線條的鋁材、鋼材框架結構不同,寶馬設計的城市家具呈現出與其汽車設計相關聯(lián)的風格,無論是候車亭、座椅、路燈,還是廣告牌、垃圾箱,都是流線型的,造型非常簡潔流暢,充滿了現代工業(yè)設計簡潔而不簡單的魅力。
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、自己的文化,城市家具設計要努力體現所在城市的氣質,表現本土文化,優(yōu)秀的城市家具設計還能成為城市的標識物。比如倫敦街頭紅色的郵筒、電話亭,已經成為倫敦的經典景觀。但楊明潔提醒,城市家具表現本土文化切忌生搬硬套,比如有的古城為了使城市家具有古城味,直接把仿古燈籠掛上了路燈桿,將候車亭做成了仿古牌樓。簡單的照搬不僅與周邊環(huán)境不協(xié)調,而且在功能使用上也不合理。
共同語言的探索
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已經開始意識到城市家具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,在上海世博會期間,伴隨著 “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”這個主題,設計界提出 “城市家具讓城市生活更美好”的理念。在一些城市已經開始了城市家具設計如何與環(huán)境相協(xié)調、城市家具之間如何風格相統(tǒng)一的嘗試,不僅給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,也美化了街景市貌、提升了城市的品位:
在南京, “城市家具”擺放開始追求 “南京味”,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專家擔綱設計的多套“南京市城市家具設計方案”正在進行深化,設計要達到的效果之一,就是讓市民、游客一看就知道這是 “南京的”。
在廣州,街頭的報刊亭采用鋼質方型、邊側折疊可打開,亭身的頂部凸顯了立體性,鋼質的祥云條紋體現了嶺南風情。而楊明潔設計團隊為寧波南部商務區(qū)設計的一整套包括公交候車廳在內的 “城市家具”系統(tǒng)項目更獲得了2010年度的德國紅點設計獎。這套公交候車廳系統(tǒng)分為三組模塊,可根據車站大小而增減模塊數量??紤]到我國公交車站的大乘客量,為了保證候車空間,候車區(qū)底部兩側自然鼓起的靠椅方便乘客短時間內靠著休息,而不是坐著休息。候車亭底部中央還設置了城市信息查詢系統(tǒng),中部為廣告看板,上部為顯示車輛到站信息的顯示屏。候車廳頂面裝配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,可為候車廳供應能源。所有構件都統(tǒng)一在一種簡潔、流暢的設計語言中,細節(jié)處擁有柔和過渡。這套城市家具系統(tǒng)采用銀色與深灰色相間的色彩配搭,以融入商務區(qū)的干練形象。同時,相同的設計語言與標準化構件也應用到了其他的公共設施中,如路燈、垃圾箱、信息牌等等,最終呈現的是一套符合商務區(qū)現代化氣質的“城市家具”系統(tǒng)。據了解,這套城市家具系統(tǒng)目前已進入安裝實施階段。
相關新聞